管理者的五维管理能力塑造
发布日期:2014-08-07浏览:3672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大纲
 一、调研(了解层面评估):
 
 
 1.培训前,通过电话、邮件、问卷等形式(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与授课老师直接沟通),对企业概况及学员需求,做一个深入调研,以确保课程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,更具针对性。
 
 
 2.依据确定的授课内容,调研学员听课前对培训内容的认知程度(了解层面评估表),以确保老师了解学员状态,把控好课程的深度,并为后续效果评估做基础资料。
 
 
 备注:调研部分根据合作机构及终端企业的需求而选择,另外需提前协商老师时间。
 
 
 
 
 
 二、授课(以咨询的视角讲授):
 
 
 破冰:
 
 
 1.为保证效果、增加授课的趣味性、互动性、参与性,采用团队竞赛的培训方式。
 
 
 2.进行团队分组,确定每组的队长、队名、口号。
 
 
 3.宣布课程进行中的团队比赛规则。
 
 
 
 
 
 第一章 一维塑造---改善心智模式
 
 
 (一)角色定位与职责认知
 
 
 1.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责
 
 
 2.管理者面临的挑战
 
 
 3.管理者业务角色和管理角色的转换
 
 
 (二)管理者的五项转变
 
 
 1.心态的转变
 
 
 2.习惯的转变
 
 
 3.人际的转变
 
 
 4.工作处理方式转变
 
 
 5.能力的转变
 
 
 (三)压力情绪控制
 
 
 1.情绪与压力的客观性
 
 
 2.情绪需要调适,压力需要舒缓
 
 
 3.塑造气氛,点燃工作激情
 
 
 
 
 
 第二章 二维塑造---管理好自己
 
 
 (一)管理的基本知识
 
 
 1.什么是管理
 
 
 2.管理的目标
 
 
 3.管理的职能
 
 
 (二)管理者的有效沟通
 
 
 1.管理者与下级沟通技巧
 
 
 1)正确传达指令意图
 
 
 2)沟通方式的选择
 
 
 3)提高沟通水平
 
 
 4)赞扬部下的技巧
 
 
 5)批评部下的技巧
 
 
 案例分析:班长李明的困惑
 
 
 2.管理者与上级沟通技巧
 
 
 1) 接受工作任务
 
 
 2) 向领导汇报工作
 
 
 案例分析:梁丰的难题
 
 
 3)说服领导的技巧
 
 
 案例分析:名医劝治的失败
 
 
 4) 劝领导改变想法的建议
 
 
 案例分析:旅游计划
 
 
 5)树立责任心态
 
 
 3.跨沟通技巧
 
 
 1)跨沟通的障碍
 
 
 2)跨沟通的方式
 
 
 3)跨沟通流程
 
 
 4)积极沟通的要点
 
 
 5)乔哈里窗口
 
 
 案例分析:某管理者大王该怎么办?
 
 
 (三)管理者的时间管理
 
 
 1.时间管理概述
 
 
 2.时间损失分析
 
 
 案例分析:海尔公司OEC管理
 
 
 这个案例在时间管理方面说明了什么问题?
 
 
 3.工作任务的时间安排步骤
 
 
 1)列出任务
 
 
 2)决定优先、委派
 
 
 3)确定完成任务的排列顺序
 
 
 4)任务的具体时间段安排
 
 
 5)任务完成情况检查
 
 
 6)按照以上步骤,根据每日时间安排表去安排工作
 
 
 案例分析:王班长的一天
 
 
 (四)管理者的有效授权
 
 
 1.了解授权
 
 
 改善措施:不能有效授权原因及改善措施
 
 
 2.授权的工作步骤
 
 
 分组讨论:分组说明哪些工作应该分担给哪种类型的员工?
 
 
 案例分析:乔的问题
 
 
 
 
 
 第三章 三维塑造---管理好员工
 
 
 (一)绩效管理
 
 
 1.绩效管理概论
 
 
 2.绩效计划
 
 
 1)什么是目标
 
 
 2)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
 
 
 3)制定月度工作目标
 
 
 4)将目标转化为详细的计划
 
 
 案例分析:班长高翔的6月份工作目标
 
 
 3.绩效监控
 
 
 1)员工工作信息的收集
 
 
 2)目标执行过程中的跟踪检查
 
 
 案例分析 :班长高翔6月份阶段性工作检查
 
 
 4.绩效考评
 
 
 1)绩效考评的内容
 
 
 2)绩效考评的方法
 
 
 5、绩效改进
 
 
 1)分析工作绩效差距
 
 
 2)确定绩效改进的内容
 
 
 3)制定绩效改进措施
 
 
 案例分析 :班长高翔对6月份工作完成情况的绩效沟通
 
 
 4)工作完成情况评价表
 
 
 5)工作改进表
 
 
 6.破除绩效管理的几个误区
 
 
 (二)有效辅导下属
 
 
 1.员工辅导的策略
 
 
 1)四种员工类型
 
 
 2)因材施教:态度与能力
 
 
 3)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员工辅导?
 
 
 4)绩效辅导与绩效沟通的关系
 
 
 2.员工日常的在职训练(OJT)
 
 
 1)成员辅导的教练五步法
 
 
 2)在职辅导(OJT)技巧
 
 
 3)中师徒帮带的利与弊
 
 
 3. 以绩效为导向的在职训练(OJT)
 
 
 1)围绕绩效改善制定训练计划----Plan
 
 
 2)训练的实施----DO
 
 
 3)训练结果的评价----See
 
 
 4)建立员工在职训练(OJT)档案卡
 
 
 (三)有效激励下属
 
 
 1. 解决“为什么而干”的误区
 
 
 2.了解激励
 
 
 3.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
 
 
 案例分析:潘传中为何跳槽 ?
 
 
 4.目标期望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
 
 
 5.行为强化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
 
 
 6.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
 
 
 案例分析:小白的问题
 
 
 7.挫折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
 
 
 8.具体激励措施
 
 
 9.突破物质激励的怪圈
 
 
 10.给员工更大的空间与舞台
 
 
 讨论:管理者可以运用的激励措施。
 
 
 
 
 
 第四章 四维塑造---管理好团队
 
 
 (一)高效团队建设
 
 
 1.了解团队
 
 
 2.团队精神的构建
 
 
 3.诊断团队的角色
 
 
 认识你自己的角色类型
 
 
 4.团队的具体决策
 
 
 游戏:月球求生记
 
 
 5.团队的矛盾冲突处理
 
 
 
 
 
 第五章 五维塑造---向上管理
 
 
 (一)向上管理的必要性
 
 
 1.工作的需要
 
 
 2.个人发展的需要
 
 
 (二)了解上级
 
 
 1.上级为什么会有架子
 
 
 2.上级为什么更有权力发火?
 
 
 3.上级的责任与压力
 
 
 4.上级更关注下属的态度
 
 
 5.上级喜欢的下属类型
 
 
 6.上级如何看待下属
 
 
 7.上级最关心的是什么?
 
 
 (三)与上级相处的原则
 
 
 1.要求自己应该做到的:
 
 
 1)敬业
 
 
 2)努力让自己在工作上独当一面
 
 
 3)学会为自己争取资源
 
 
 2.对待上级应该做到的:
 
 
 1)尊重上级
 
 
 2)配合上级的工作模式
 
 
 (四)向上管理的方法
 
 
 1.弥补上级不足
 
 
 2.站在上级角度看问题
 
 
 3.辅助决策
 
 
 4.有效激励上级
 
 
 5.进不居功,退不避祸
 
 
 6.展现长处
 
 
 7.明确工作目标,汇报工作进度
 
 
 8.主动分担工作,勇于承担责任
 
 
 9.提出合理化建议
 
 
 10.适当提醒
 
 
 (五)工作中如何和上级交流
 
 
 1.如何接受工作指令
 
 
 2.正常完成的工作如何向上级汇报
 
 
 3.对待未完成的工作如何向上级汇报
 
 
 4.如何让上级采纳你的建议
 
 
 5.如何劝上级改变想法
 
 
 (六)与上级产生误会怎么办?
 
 
 1.上级误解下属
 
 
 2.下属误解上级
 
 
 (七)如何有效管理不同类型的上级
 
 
 1.和蔼型
 
 
 2.社交型
 
 
 3.分析型
 
 
 4.指挥型
 
 
 课程回顾与分享:学员的心得体会;学员的案例分享;老师的课程回顾与现场答疑
 
 
 
 
 
 三、问卷(反应层面评估):
 
 
 1.培训项目结束时,立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,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评估。包括对培训讲师、培训科目、设施、方法、收获、特别是培训内容的看法。这个评估可以作为改进培训内容、培训方式、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。
 
 
 2.依据授课内容,对学员听课后的感知情况,进行课程后评价并统计结果。将评价数据与培训前调研数据做比对,以此来确定学员在培训前、后,对知识掌握的提高程度。通过培训前后的数据对比,将培训效果的基本价值直观体现出来,避免培训后看不到效果的尴尬,让企业领导看到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,有利于培训主管开展工作。
 
 
 3.问卷结果由合作机构或者终端企业汇总,并提供给培训讲师一份汇总版评估表。
 
 
 备注:问卷部分根据合作机构及终端企业的需求选择,可用机构或企业的评估问卷。
 
 
 
 
 
 四、考试(学习层面评估):
 
 
 1.培训课程结束后,采用书面考试和课后作业的方式,考查学员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。考试环节的设计,可帮助学员对培训内容整体回顾、总结、消化,并与自己实际工作对接。
 
 
 2.考卷结果由合作机构或者终端企业汇总,并提供给培训讲师一份汇总版。
 
 
 3.作业部分是培训现场的延伸,引导学员通过所学知识结合工作实际,对作业题进行深入分析、思考,对作业题中出现的场景,找出更优的解决方案,提高参训者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。
 
 
 备注:考卷及作业部分由培训师根据课程内容针对性设计。
 
 
 
 
 
 五、跟踪(行为层面评估):
 
 
 1.培训项目结束后三个月,为行为改善期。讲师针对本次授课内容,提出行为层面的改善点,学员对照需改善点的差距,提出改善措施,并由企业跟进检查改善情况。由受训人员的上级、同事、下属或者客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,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,确保学员工作技能的提高。这个层次的评估通常需要借助《行为改善措施表》,来记录学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变化。
 
 
 2.行为层面的评估是考查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,也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精力。
 
 
 备注:《行为改善措施表》由培训师根据课程内容和企业对学员的要求针对性设计。
 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